我国农耕产业链发达,秸秆产量居世界前列,而江苏作为农业大省,每年对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是政府部门关心的重点。7月22日,盐城工学院沃土小分队来到了江苏久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进行调研。
公司张同强副经理对小分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他们的厂区。据张经理介绍,公司采用秸秆与鸡粪、牛粪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厌氧发酵、脱水除硫后产生高浓度生物天然气,用CNG槽罐车运输进入天然气管网。每年可消纳周边地区3000-4000亩地产生的秸秆,避免了秸秆焚烧、抛弃带来的环境污染。此外,产生的沼渣和沼液还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供农户使用,助力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取得了非常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据统计,秸秆中碳含量占比约40%,秸秆的高值化利用对提高农业系统固碳减排有着重要影响。在调研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秸秆在收集、存储、加工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表示要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将秸秆“变废为宝”“点草成金”。
6月—8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锤炼坚定信仰,追忆历史长河中的红色文化,土木工程学院将传承红色精神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以红色淮剧为切入点,开展“观红色戏曲,忆峥嵘岁月,悟红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红色淮剧的知晓程度及如何进一步使红色淮剧文化深入人心。其次通过实地考察盐城淮剧博物馆、建湖淮剧小镇、盐城市博物馆等,深入探究淮剧与红色文化的渊源,深刻感悟新四军全心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伟大壮举和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情。此外,实践团队还多次前往盐都艺术中心集中观看红色淮剧,通过与红色淮剧青年演员的访谈,更加激发了实践队员们的家国情怀。在外出调研、考察结束后,实践团队在校内组织了一场三百余人的红色淮剧线上放映观看活动,并收集观后感,进一步推动更多地同学了解本土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本土非遗文化与红色精神相结合,不仅让红色文化更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更能让红色基因得以更好地传承,同时让青少年更加了解传承红色精神的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大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