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圆满完成21级工程地质课程实践

作者: 乔慧萍   审核人: 李富荣   文章来源: 土木学院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3-06-15

近日,2021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地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践。本次工程地质实践由施鲁莎、徐雪源、刘振建、沈广军、程昀、殷勇、姚金涛等担任班级指导教师。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课程实践。外出实践前,全体师生在机械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实践动员及安全教育大会。会上,学院副书记陈广正、副院长李富荣就课程实践事项及安全问题做了详细部署,强调了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指出了课程实践的重要性;徐雪源老师就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地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课程实践动员会

8日,学生在了解实践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前往野外实践基地;进入凤凰山背斜谷后,指导学生观察了志留系高家边组地层,分析公路两侧边坡稳定性及背斜谷成因,识别小断层;观察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识别逆断层并测量其产状,观察裂隙水及纵弯褶皱,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共轭节理、雁行节理及张节理,测量节理产状。9日,进入青苔山震旦系岩层遗址和平顶山南坡向斜,指导学生观察了震旦系岩层特征,识别高角度与低角度逆断层形态、青苔山飞来峰与构造窗。观察平顶山向斜(核部及两翼形态),测量两翼产状,分析了向斜山成因,识别了W型褶皱、阶梯状正断层;观察“金钉子”地层及左行平移断层和逆断层。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观察各种地貌类型、断层两侧地层产状及断层面特征的同时,学会了判断断层性质并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实践教学结束后,结合滑坡灾害隐患点以及治理现状进行了详细讨论。10日,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紫微洞进行岩溶地质、地貌的实践学习。在1.50 km的溶洞中,教师讲解了岩溶形成机制、发育条件及发育特征,师生就岩溶工程地质及灾害问题进行了现场讨论。


识别山体滑坡特征

识别山体断层及岩体产状

讲解岩体滑坡及灾害机制

野外实践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此次实践课程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了回顾并撰写了实践日志和实践报告,按期提交最终实践成果。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本次《工程地质》课程实践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工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展现了铁军土木学子吃苦耐劳的盐粒子特质,为课程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累积了丰富经验。

实践现场合影

据悉,作为学院工程地质实践基地,巢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属于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奥伦尼克阶“金钉子”被选层型之一。